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暨北醫公衛學系教授邱弘毅指出,只重視上半身的健身,會讓心血管的生物指數增加,例如上臂跟下臂的血流速度增加,當血流速度愈快,和動脈硬化風險有關

腳尖微開,慢慢往下蹲,紅燈亮起就是姿勢錯誤!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指出,日本研究發現,重訓只練上半身,比練下肢的人的血管硬度增2.2倍。為鼓勵民眾正確運動,學會與台科大電資學院副院長花凱龍團隊合作,開發「智慧教練」,透過影像動態捕捉,幫大學生揪出深蹲誤區。花凱龍提醒,應遵守深蹲十字訣「齊肩微外八,先臀後膝蓋」,減少膝蓋、腰背負擔。

不練下半身 與這些疾病風險有關

犀 利 士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暨北醫公衛學系教授邱弘毅指出,只重視上半身的健身,會讓心血管的生物指數增加,例如上臂跟下臂的血流速度增加,當血流速度愈快,和動脈硬化風險有關;另外,大腦神經會分泌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也會造成心臟壓力,這些都是未來心臟血管硬化的風險因子。

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補充,腿粗壯的人,骨骼肌比較多,會分泌脂聯素,可抵抗胰島素,而大腿脂肪也比較多,其實也有抗發炎的作用。長庚研究發現,腿比較細、腰比較粗的人,容易罹患內臟癌;若腿細腰粗,又伴隨頸圍較粗,則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勤練下半身的肌肉,可以對抗許多疾病。

大學生少全身阻力運動 智慧教練揪錯誤

台灣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百名該校大學生進行的運動習慣調查發現(100位),雖然51.4%的大學生有重訓習慣,但男女偏好的訓練部位不同,女生偏好下肢訓練,但男大生近半只做上肢訓練(47.1%),沒有完整全身阻力訓練。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對此,台科大團隊開發「智慧教練」動態影像捕捉分析系統,主持人楊朝龍說明,透過不須穿戴的動態影像捕捉技術,只需要兩顆攝影鏡頭與一台電腦,利用AI判斷關節位置及肢體活動軌跡,可把受測者的動作轉換成電腦中的「火柴人」,揪出錯誤動作。

「智慧教練」發現,高達八成的大學生動作錯誤而不自知。楊朝龍強調,錯誤深蹲長久下來除了運動傷害外,還會造成髖關節外擴,甚至骨頭錯位,體態越練越糟。

為幫助民眾預防疾病,邱弘毅說,近年來醫療領域已出現許多A I應用,透過科技計算分析及早偵測疾病前期,能夠輔助患者掌控病程,可有效降低慢性病發生率及死亡率,減少社會醫療資源負擔,期望未來有更多健康照護應用。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蔡松年主任表示,院內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協助了三起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經施打反轉劑,再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成功治療的案例。

83歲的呂奶奶某日在家看電視,突然間半身乏力意識不清倒地,家屬緊急在20分鐘內將她送往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急診,經診斷是缺血性腦中風,且呂奶奶因心房顫動有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若想要進一步接受中風緊急治療,需先恢復凝血功能才能避免大出血的風險。所幸,呂奶奶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恢復凝血功能,經反轉劑施打後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提升了治癒率。

把握中風「快送醫」原則 提升治療成功率 

犀 利 士

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神經內科蔡松年主任表示,院內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協助了三起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經施打反轉劑,再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成功治療的案例。首先是他們服用的抗凝血劑剛好有對應的藥物,在短時間內恢復了凝血功能,因此能及時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把握了中風「快送醫」原則,皆於3小時內送達醫院急診,掌握急救黃金時機,因此能順利治療。

蔡松年主任解釋,心房顫動患者之所以容易發生中風,是因患者的心房收縮功能異常,因此容易形成血栓,而當這些血栓隨血液四處流動時,若流到腦部造成阻塞,便引發腦中風;若血栓流到肺部,便會形成肺栓塞,有相當高的致命風險。

遵從醫囑用藥 反轉劑為風險帶來多一層保障

因此,若確診有心房顫動,必須依照醫師囑咐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服藥次數,日常生活中更需留意跌倒、骨折等意外發生,若不慎受傷出血,會因為凝血功能被藥物延長,而有出血不止的現象;蔡松年主任提到,此時若使用的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有多一層的風險保障,快速恢復凝血功能。選擇用藥前,建議可以與醫師進行討論,評估適合的用藥。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蔡松年主任提醒,台灣心房顫動盛行率高,約有23萬人患有心房顫動,由於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呼籲若出現心悸、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或雖無症狀但有危險因子的族群,例如年齡6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曾發生過中風等等,應至醫院定期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預防併發症發生。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海鮮、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海鮮、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海鮮、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一旦痛風發生愈久,又沒有長期降尿酸治療,除了會造成關節紅腫熱痛外,產生痛風石的機會也愈高。

56歲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兼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

除少吃高嘌呤食物 含糖飲更可怕

犀 利 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蔡肇基表示,許多罹患痛風的民眾,誤以為是吃進太多含高嘌呤的食物造成,但其實高嘌呤食物並非痛風的決定因子,反而是含糖飲料如可樂、果汁以及啤酒等低普林飲料,才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因素,因為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加速嘌呤合成,使尿酸不易排出,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風險,進而造成痛風。

啤酒花含嘌呤 啤酒成痛風主因 

此外,在酒類方面,相較於紅酒、白酒、威士忌等酒類,啤酒也是引起痛風的主因,因製造啤酒過程產生的啤酒花,包含許多嘌呤,並使體內產生許多乳酸,而乳酸與尿酸皆為需要排出體外的物質,而乳酸通常較尿酸強勢,當尿酸排出的量降低,便會引發痛風;有研究也顯示,每天喝2至3瓶啤酒的實驗者,痛風機率會比不喝酒的人上升2.5倍,堪稱是痛風製造機。

痛風未經治療 長期恐致關節壞光光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一旦痛風發生愈久,又沒有長期降尿酸治療,除了會造成關節紅腫熱痛外,產生痛風石的機會也愈高,蔡肇基強調,痛風石會誘發免疫反應,侵蝕破壞骨頭跟關節,嚴重時甚至整個關節會像骨折一樣斷裂掉,即使選擇手術,傷口仍會經常潰爛,導致細菌感染,需長期服用抗生素對腎功能有負面影響。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 海鮮、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