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現在治療不是醫師說了算!」醫療現場越來越重視「醫病共享決策」,婦女常見的子宮肌瘤也能因此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分享,一名47歲女企業家,發現經血過多、貧血,確診子宮肌瘤,考量停經後腫瘤會縮小,且她強調事業忙、不想開刀,與醫師共同選擇新式子宮肌瘤藥物治療,症狀明顯改善,已治療1年多,對治療很滿意,預計持續服藥至停經。

3成女性有子宮肌瘤 經血多變貧血勿輕忽

吳文毅醫師說明,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細胞突變發生的良性腫瘤,主要與體質問題有關,和生活型態、飲食無關,常見症狀為經血多、週期變長,甚至貧血,若壓迫膀胱會頻尿,壓迫腹部則腹痛、腹悶等。

臨床統計顯示,每10個女性就有3-4人有子宮肌瘤,好發生育年齡女性。若無症狀不須治療,但常有患者不察經血有異,直到出血量太多而貧血,出現臉色和嘴唇蒼白、頭暈目眩、胸悶、心悸、活動容易喘,尤其靠近子宮內膜的肌瘤最容易增大出血量,上述都建議積極治療。

犀 利 士

子宮肌瘤全新口服藥 先縮小腫瘤

醫病共享決策是醫病相互尊重、溝通,由醫師提出不同處置的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自己的喜好與價值觀,共同討論達成最佳的治療選項。治療子宮肌瘤分手術與非手術方式;吳文毅醫師解釋,非手術可服用止痛藥與止血藥,但僅治標;而傳統停經針,可降低體內荷爾蒙濃度,引起假性停經來縮小肌瘤,但常有心悸、失眠和盜汗等副作用,也只能短期使用6個月避免骨質疏鬆,已較少使用。

不過,目前有治療子宮肌瘤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且使用期間無限制;醫師表示,一個療程3個月(造成假性停經),休息2個月(月經恢復),在第二個療程可縮小肌瘤體積一半。後續可以選擇繼續吃藥、手術或待觀察。尤其肌瘤縮小後,手術比較容易,傷口、失血量較小,恢復也快。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

醫病共享決策 自己的治療自己選

由於子宮肌瘤治療方式多元,吳文毅醫師常遵循「醫病共享決策」,與患者共同選擇最合適治療。不僅患者對於子宮肌瘤治療的概念比較完整,也能找到最符合患者的治療,因醫師想法可能不同患者,也不見得了解患者需求。

針對患者與醫師討論有3要點,吳文毅醫師建議,先提出不舒服症狀,再表達是「生產完」,還是「未來打算生」,或「很快要生」,再衡量對手術和藥物接受程度,也可考量工作、身體狀況、其他疾病等生活要素,都會影響治療方式。

吃藥先縮小子宮肌瘤 兩次手術變1次

除上述案例,還有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經血量很大,使用夜用型加長衛生棉還會沾濕衣褲,被診斷是子宮黏膜下肌瘤。在過去無有效藥物前,這類大肌瘤需要2次手術才能根除,所幸經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先縮小肌瘤,服藥3個月血色素恢復正常,胸悶、心悸症狀消失,人也恢復元氣,只要一次子宮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就切除肌瘤。

吳文毅醫師呼籲,若女性經血量多、貧血等症狀,並確診子宮肌瘤,應積極治療,與醫師共同決定合適的治療方式,疾病即可獲得滿意的改善。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

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

確診生病了,該怎麼辦?除了心情上的調適,更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才能與醫師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針!新光醫院精實醫療品質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瑞廷醫師表示,傳統醫療主要是根據醫師診斷決定患者治療的方法,然而,現代醫學更講究「醫病共享決策」,醫師先瞭解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期待值與價值觀,再提供適當的醫療建議,醫師與病患共同討論出最適合的醫療方針,才是最好的醫療選擇。

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

罹患疾病或重大疾病時,除了心情上的難過與沮喪,更重要的議題在於「如何與疾病共處」,甚至「如何戰勝疾病」。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不少疾病都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供選擇,「哪個方法最好」也許是病患與家屬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張瑞廷醫師表示,疾病治療往往沒有絕對的答案、也沒有「最好」的方法,而只有「最適合」的方法;即便在相同的疾病狀況下,適合A患者的治療方針,不一定也適用於B患者,最重要還是要請患者依照個人的病況、生活習慣、治療期待值等面向,與醫師討論出可明確執行的治療計畫,才是最適合的作法!

張瑞廷醫師補充,傳統就醫治療,常見由醫師全權決定患者的治療方式;然而,現代醫學卻講究「醫病共享決策」。根據醫療品質策進會資料指出,醫病共享決策 (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 概念源自於美國,其概念為促進醫師與病患之間互相尊重與溝通而提出;而國民健康署也指出,醫病共享決策強調醫師與病患都是專家,醫師瞭解疾病是醫學的專家,而患者瞭解自己是個人的專家,在現有醫療實證的前提下,結合雙方的意見與想法,共同做出最適合的決策,讓患者也能在符合自己的期待值下獲得更好的醫療結果。

張瑞廷醫師補充,以腎臟病友為例,選擇「腎臟移植」或採洗腎治療如「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都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各有其優點、缺點;病友在等待腎源的同時,可選擇以透析治療作為延緩疾病、與疾病共存的方法,而患者也可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與偏好選擇採用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以降低洗腎治療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張醫師補充,血液透析雖然需固定時間至醫療院所報到,但好處是可透過醫療人員設定操作,透析品質穩定且不易感染;患者亦可選擇採用腹膜透析,只要向醫療人員學習透析執行與操作方式,即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自行進行透析液的交換,大幅降低往返醫院的不便。
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希望患者可以從多元的治療選擇中找到與疾病共處之道,或是期盼可以遵循患者的期待值來調整治療的方針,讓病友能獲得更圓滿的醫療結果。張瑞廷醫師重申,疾病的治療並沒有絕對最好的方法,透過與病友不斷的雙向溝通與討論,方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針,才是真正最好的方法。

犀 利 士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精實醫療品質管理中心副主任 張瑞廷醫師

本圖/文由「健談」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與會貴賓共同感恩無語良師的大愛

大體老師啟用前,林先生每每思念發作,都從嘉義開車北上來看看妻子。透過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帶觀眾一起走過大體老師家屬的路。

回想紀錄片的拍攝歷程,大體老師丈夫林惠宗先生說,開心的事情,是想要看老婆就可以來見見她;當大體老師要啟動,開始讓學生學解剖課的那一天,是他最滿懷不捨的時候。

犀 利 士

紀錄片導演陳志漢表示,學生本來解剖的是完全不認識的人,後來在教授安排下,要家訪大體老師的家人,讓他們更認識這位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成為他們第一個病人,開始了第一次的醫病關係,從紀錄片希望讓學生深切感受生死議題,懷抱感恩、關懷的心看待往後的醫學生涯。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全台巡映 傳遞生命教育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隨著「友你為伴 信福影展」,在友信醫療集團推動下,巡迴全台14間校園,感恩節前夕,回到初心發源地輔仁大學,傳遞生死議題的生命教育,讓醫療學子心存關懷,思考醫病關係。

輔仁大學神經解剖學蔡怡汝教授也是參與紀錄片主要被攝者之一,她說,大體老師是學生們求學過程中的第一位病人,也是用身體教導他們知識的無語良師,透過這個紀錄片,想讓學生思考及反省,他們曾受過很多人的幫助,任何醫病關係緊張的背後,還是要回到關懷病人的初心,或許這樣對他們情緒的緩解也是有幫助的。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友信醫療集團站台 盼醫療學子「醫路初心」

醫療是以人為本,輔仁大學從大一開始就規劃一系列生命教育,配合這次影展,與友信醫療集團一起特別舉辦「醫路初心 We care about life」感恩活動,向現場600為醫學院新生分享生命教育的重要。

友信醫療集團鍾元輔經理指出,希望能夠透過推動這樣的人文教育、醫學人本教育,傳遞出醫療技術再好,面對生命仍需要一顆柔軟的心。在學生未來所有職涯發展過程中,一定會碰到迎生、送死,透過紀錄片讓他們正視死亡,能夠在他們心中種下生命關懷的種子。

紀錄片主角林惠宗呼籲 社會大眾應正視大體捐贈

友信醫療集團今年邁入第65年,以「We care about life」為信念,實際行動回饋台灣社會,在醫界莘莘學子心中播下關懷的種子。主角林惠宗先生也期盼透過紀錄片的傳播,讓台灣社會正視大體捐贈的議題,讓醫療學子在無語良師指導下,貫徹醫者仁心,造福社會。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