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臭氣相投的人,才不必委屈】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從「5 項生活細節」觀察情侶合拍度

【找一個臭氣相投的人,才不必委屈】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從「5 項生活細節」觀察情侶合拍度

文/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

【找一個臭氣相投的人,才不必委屈】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從「5 項生活細節」觀察情侶合拍度

「我受不了他上廁所不關門!」
「為什麼不洗澡就可以睡覺?」
「杯子為什麼用完不馬上洗一洗?」
「牙膏用完不關起來、馬桶蓋不放下來!講幾百次了!」

這種對話,在多數伴侶之中都不陌生,看似非常細微的小事情,可是當日子一久,日復一日的發生,就不是什麼小事情了。你越介意的小事情,越容易無法容忍。

你覺得很淺顯易見的道理,很舉手之勞的動作,很簡單可及的習慣,都可以成為破壞關係的殺手。 只是這些壞習慣,並不是兩人交往以後才開始的,可能早就可以發現端倪 ,但是在熱戀中的你或許視而不見,或者沒當一回事,原本的甜蜜和熱戀都可以覆蓋這些小小的不滿意,只是當熱戀過去,愛情變成生活,生活變成日常,你面對的就是這些你以為可以不在意的小事情,通通都在不時挑戰你的理智線。

犀 利 士

完全無法視而不見了,因為這代表著你必須去善後、必須忍耐、必須去叨唸、也必須避免被影響,必須去做一個碎念的人,也必須去壓抑自己不高興的感覺。

找一個和自己生活習慣和觀念相近的人,反而輕鬆許多。要講究就一起講究、要隨和就一起隨和、要節省就一起節省、要揮霍就一起揮霍、要緊湊就一起緊湊、要睡到自然醒也沒有壓力。

你一定也有你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千萬不要找一個人以為可以改變你,你一定會覺得痛苦,而當你們有爭執的時候,那些被叨念的過程都會讓人厭惡。

臭氣相投不只是乾不乾淨而已,而是對生活細節再議的程度,越相似越好。

1. 對於時間的管理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交往時期,等待對方姍姍來遲或許不是個問題,若是對方總是拖拖拉拉,日後就不見得還能包容,生活中各種大小事都會受到影響,影響社交生活,影響行程,造成失落失望的感覺。若是雙方都很隨性,不喜歡時間壓迫感,也不介意邊走邊計畫,反倒可以一起過得自在。

2. 對於生活習慣的打理

關於馬桶、牙膏、洗手台、杯子、甚至車子清潔、鞋子收進鞋櫃、衣服怎麼折、多久洗一次頭、睡前要刷牙、剪指甲、修鼻毛,這些在交往期間總是會特別注意,但到底是顧及交往期間的形象,還是真的是個人習慣,就有待觀察了,如果相距甚遠,恐怕就會變成看不順眼的稻草。

3. 對於口味挑剔程度

本來要吃什麼都可以,到後來吃什麼都不可以,是口味變了,還是因為熟悉而不再需要扭捏壓抑,伴侶當中若有一方對口味很講究,一方卻不刁鑽,當交往久了一起用餐的次數上達幾百次,不刁鑽的嘴難免會因為太過講究而覺得麻煩,講究的也會覺得難以下嚥,而吃是這麼重要,很難視而不見的差距。

4. 對於作息習慣

熱戀期伴侶之間的會因著對方去調整作息,因為彼此有同樣的期待:想與對方相處,時間越多越好,這樣的期待會讓人不知不覺捨棄自己原本在意的部分,睡眠、飲食、工作、朋友、興趣或是金錢,為了爭取更多時間,這些捨取都是自然,但千萬不要調整太多,否則在進入穩定交往後,會有時差問題。

5. 對於打扮需求程度

愛美無罪,不愛美也無可厚非,但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期待而去過度改變自己,讓自己過度裝扮,或是放棄裝扮,因為打不打扮都是自己舒服的樣子,若要為了迎合對方而去改變自己最舒服的樣子,不但會覺得累,更會擔心自己若是不裝扮了,是不是就會影響關係。

這些都是熱戀中可能以為自己可以調整的面向,以為那些差距很美,因為彼此不同所以可以互相學習,還能互補彼此不足,看似無傷大雅,但日子久了,有可能改變不了多少,反而成為彼此眼裡的一根刺。

找一個臭味相投的人,一起欣賞彼此的樣子吧!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找一個臭氣相投的人,才不必委屈】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從「5 項生活細節」觀察情侶合拍度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為什麼考這樣?這題很難嗎?】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孩子知錯時,最不需要多一個指責他的大人

【為什麼考這樣?這題很難嗎?】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孩子知錯時,最不需要多一個指責他的大人

【為什麼考這樣?這題很難嗎?】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孩子知錯時,最不需要多一個指責他的大人

家中品學兼優的孩子帶回粗心犯錯、成績退步的考卷時,作父母的你是否會難掩失望,指著數字大聲問起:「為什麼是這個分數?題目很難嗎?」這時孩子都如何回應呢?

有原則地要求孩子的表現不是壞事,不過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建議,有些情況下宜「先包紮傷口,再教育規矩」,否則孩子的心門一但關上就不再容易敞開。

(責任編輯:謝宜臻)

文/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

一位媽媽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我女兒昨晚對我大吼!她第一次回嘴大吼!」

犀 利 士

我認識這位媽媽和他女兒很久了,女兒品學兼優,功課從來不用擔心,自動自發,還很愛看書,會自己照顧自己洗澡洗碗乖乖準時上床睡覺,談不上非常活潑外向,但也不是那種會回嘴爭鬧不休的孩子,所以媽媽的憂心我可以理解,我也覺得有點詫異。

「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在期末考前,女兒迷上了魔術方塊,班上有位同學很擅長玩魔術方塊,還可以到處比賽,因此班上也跟著流行起來,幾乎人手一個魔術方塊,天天下課都在喀喀喀的玩。

女兒也開始天天下課回家開始「喀喀喀」,寫完功課吃完飯就又開始「喀喀喀」,直到該睡叫的時後還捨不得放下。媽媽本來也不以為意,認為這是一種激盪腦力的玩具,直到期末考前女兒還是遲遲不願放下,媽媽開始唸她,沒想到女兒心不甘情不願,開始「擺臉」。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媽媽因為擔心女兒荒廢學業,直到考前最後一晚,忍不住跟女兒說:「你也太誇張了,明天都要考試了,今晚不能再玩魔術方塊了!拿過來,考完我再還給你。」女兒負氣交出魔術方塊,碰一聲回到房間倒頭就睡。

媽媽原以為女兒會稍加複習再去睡覺,但是沒有。這和以往女兒那麼精心求學的態度落差太大,媽媽不覺開始擔心考試結果,果然,這次數學發下來,平常都能輕鬆考到 95 分以上的女兒,這次只有 89 分。

女兒回家悶不吭聲,媽媽看到後忍不住一題題看著到底錯在哪裡?發現女兒寫錯的題目, 大都是因為粗心,倒不是因為題目太難 ,媽媽更覺得不解,對著女兒說:「你看看這題,16.2+4.5,這題你不會嗎?」

女兒沒回答。

媽媽對於這種不回話的態度不滿,因此又提高聲量:「我在問你話,這題很難嗎?」

女兒靜默片刻,當媽媽第三次詢問「這題很難嗎?你有檢查嗎?」的時候, 女兒突然大吼:「對!!!怎樣!我就是覺得很難!」然後就衝回房間,碰一聲關上了門,在裡面大哭。

媽媽正準備要對著摔門的動作發脾氣的時候,驚覺自己也被女兒的大吼嚇到,一個過去十年都非常貼心溫順的女兒,難道要開始提早青春期的叛逆了嗎?我想和她一起檢討考卷也錯了嗎?

「女兒一定自己也很難過。」我說。

「他自己考前都不複習,一直玩魔術方塊⋯⋯」媽媽對於魔術方塊仍耿耿於懷。

「但她一定自己很難過,沒考好。」我還是想把焦點放在女兒的情緒上。

「可是她還吼我耶,還給我摔門!她以前都不會這樣⋯⋯」

「你問他這題難不難,他一定覺得這題不難但我竟然還是寫錯,這真不像我,好難過。」我繼續強調女兒的情緒,「但他實在沒辦法回答,這題很簡單,都是我自己的疏失。」因此他只好尖叫回應。

媽媽靜默,聰明的媽媽通常這時候就會聽出來,自己的焦點是來自自己的角度,而忽略了那句問話對女兒來說是很難「照你的意思回答的」。

孩子在自己知錯的狀況下,最不需要的是再多一個指責他的大人。

女兒第一次考得這麼差,從回家就開始悶悶不樂,像是一隻因為出去貪玩而受傷的小動物,他需要的是回家後,讓媽媽呼呼,看看他的傷,替他擦藥包紮,而不是媽媽針對他的貪玩再繼續指責和批評:「是不是跟你講過了!叫你不要貪玩!你知不知道這是你自己造成的結果?」這當然是誇飾法,但憂心的父母很容易不小心「散發出這樣的訊號」。

那難道我們不該和兒女討論他的對錯嗎?

當然要,但要看時機。先處理情緒,再討論事情。先包紮傷口,再教育規矩。若是教育過的規矩,一犯再犯,才需要嚴正處分。 尤其對於自主性高,心思細膩且平日總是讓父母很放心的孩子,遇到做錯事情的時候,會更加害怕「讓父母失望」了,而無法坦然面對父母的檢討詢問。 同樣的,面對這樣讓人放心且驕傲的孩子,一旦犯錯,通常父母也會感受到很大的失望和焦慮,相對本來就叫人操心的孩子犯錯,父母會更無可容忍。

要孩子學到經驗,就要問他學到什麼,而不是硬灌給他。

不要在氣頭上質問他「你知道錯了嗎?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而是在情緒安撫之後,從情緒角度切入,「你看到考卷有什麼感覺?你怎麼都不說話呢?你在想什麼?媽媽想知道。」等他整理好, 等他用他僅有的溝通能力去表達,可能一開始他的表達甚至劃錯重點,在你聽起來像是狡辯、不知悔改 ,例如「我有檢查啊!我也不知道會考這麼差!我明明都會啊!其他人也考得不好啊⋯⋯」切記不要馬上反應或斥責,把這些都當作是他的抒發,而不是找藉口。 不夠世故的小腦袋瓜,還需要多點時間轉換思考,從自我保護要轉為自我檢討的過程,他需要一個「確定會依然愛他」的父母衷心聆聽。

當孩子的避風港,一個他「願意」來躲躲的地方。

身為父母,最難的是改變孩子的意願,當他不想要靠近、不想要坦承、不想和你談心,他就是不想了。很難用利誘或教導的方式,使他敞開,只能用溫柔堅定的態度去塑造一個港灣,讓孩子願意回來取暖。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為什麼考這樣?這題很難嗎?】諮商心理師許嬰寧:孩子知錯時,最不需要多一個指責他的大人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你經常扮演那個原諒的人?】諮商心理師許嬰寧:感情中有多少「原諒」就累積多少「委屈」

【你經常扮演那個原諒的人?】諮商心理師許嬰寧:感情中有多少「原諒」就累積多少「委屈」

為什麼我們選擇這篇文章】

感情中磨擦爭執難免,但你卻總是在受傷時,做率先退一步、原諒對方的人嗎?

也許是害怕感情受損,或是因為太愛對方,而選擇自願委屈,諮商心理師許嬰寧都要告訴你,並不是「原諒」就可以換得長遠的幸福。決定原諒之前,她建議先將五件事好好想清楚,才不會堆疊滿滿的委屈,讓感情搖搖欲墜。

(責任編輯:謝宜臻)

【你經常扮演那個原諒的人?】諮商心理師許嬰寧:感情中有多少「原諒」就累積多少「委屈」

犀 利 士

文/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

「他怎麼又這樣?」

「他上次不是也有類似狀況?」

「你又原諒他了喔?」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有些人在感情當中,經常扮演那個原諒的人,因為很愛、因為捨不得、因為不甘心或者是因為相信對方不是故意的。所以在被傷害的時候,傾向選擇原諒,原諒不外乎是希望可以將傷害降低,希望自己的原諒可以換來更好的結果,更堅定的感情。

可是,感情的經營不該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原諒上。

會選擇原諒的人,通常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另一個辦法,如果不原諒,勢必感情必須終止,而終止一段感情的代價可能更大,所以不得不讓自己暫時放下,尋求和解。

但是原諒的背後, 委屈其實已經在偷偷累積。

要原諒對方可以,但必須釐清:

1. 為什麼原諒?

仔細問問自己為什麼原諒,為什麼「又原諒」,千萬不要因為不甘心或是捨不得而這麼做,如果不能確定事情可以有所改善,那麼 你所捨不得的關係,只是一個未爆彈。

2. 原諒的代價是什麼?

原諒一定有代價,或許比繼續爭執、吵到分開的代價小一點,但依然有代價, 代價就是你心裡的疙瘩 ,你累積的不安和你所花費的更多時間,這些都需要思量。

3. 傷害是否已經溝通清楚?

原諒只是一個結果,而原本的傷害才是關鍵,不要直接跳到原諒,而忽略了傷害本身仍然需要疏通, 你需要表達你的感受及了解對方行為的模式和動機,即使討論是痛苦的,卻是必要的。

4. 對於未來的規劃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於未來也需要規劃配套和處理方法,才能讓原諒是有意義的,才能在受損的關係上面找到一個再出發的信任感, 不要讓對方單純被原諒,而應該要讓對方了解他可以調整的地方。

5. 委屈是否可以消化?

委屈的消化有很多種方法,對方可能會有更親密的舉動、更多的言語示好、更細膩的關係,你也可以透過和其他人談心來消化,總之不能壓抑,也不能忽視自己心中的難受。

有愛的關係,談原諒比談分開容易,但傷害卻是長期的,不要把短暫的出口當作解決之道,長期的規劃才能保全雙方的心靈。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你經常扮演那個原諒的人?】諮商心理師許嬰寧:感情中有多少「原諒」就累積多少「委屈」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