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心理學家研究解密: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嗎?

「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心理學家研究解密: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嗎?

「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心理學家研究解密: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嗎?

圖片來源:Pexels

「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真希望我不要這麼悲觀」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想過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想試著培養積極的人格特質(例如外向、樂觀),並使消極的特質(例如悲觀、神經質)降到最低 。

那麼,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辦到的嗎?由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 發現 ,積極改變性格方面的人們,幾乎都能成功達到所希望的結果。

改變人格的訓練

哈德森的研究團隊招募了 377 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並讓他們接受了 60 個關於人格測驗的問題,以確認他們現在的人格特質。接著,便會請學生們選出他們想要改變的人格特質。

接下來的 15 週,學生們會收到一系列的「任務」,任務的目的在於推動他們實現他們所希望的人格特質改變。例如,希望擁有「外向」特質的人,便會收到任務要求參與者與陌生人自我介紹;希望改善情緒穩定性的人,便會被要求花費至少一個小時來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逐漸加強任務的難度。

通過這種設計,研究人員測試參與者是否能夠通過應對挑戰來改變自己的個性,並發現了這是有效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結論:「學生越能成功完成任務,他們的性格特質在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就越大。」也就是說:行動越多,改變越大。

4 個改變人格特質的方法

犀 利 士

那麼,既然「改變人格特質」是有可能的事情,那到底如何真正將它實現呢?從一個內向的人完全轉變為一個外向的人非常困難,但你仍然可以根據心理學專家們的建議,做一些事情來對性格進行改變。

1. 有一個具體的計畫

美國新聞工作者和作家協會副主席明達·澤特林(Minda Zetlin)在了解哈德森的研究後, 認為 我們也可以透過如研究中的實驗過程來改變自己的性格。首先,找出自己想要改變的特質,接著為此計畫一連串的「任務」,任務的行動要具體,例如與其設定這個月要結識三個新朋友的目標,不如具定設定一個目標是要參加四個聚會或社交活動,並在每個活動中與至少 10 個人交談。

但是,任務內容同時也要符合現實,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很少社交,那就不要打算在一個月內成為聚會的焦點。過度不切實際的目標將可能打擊自己的信心及帶來過大的壓力,使得你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2. 改變自己的思維

社會心理康復專家肯德拉·切裡(Kendra Cherry)指出 ,如果相信自己無法改變,那麼你就不會改變。如果你想變得更加外向,但是你認為自己的內向是一種固定的、永久的、不變的特徵,那麼你將永遠不會嘗試去改變;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個人特質是可變動的,那麼你將更有可能努力去做改變。

3. 專注於過程

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認為 ,稱讚「努力」而不是「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不要想著「我很聰明」或「我很有才華」,而應將這些句子替換為「我非常努力」或「我找到了解決該問題的好方法」。通過「專注於過程」的成長心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將逐漸縮短。

4. 假裝自己已經是那樣的人

停止給自己貼標籤。當你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時,似乎就有個理由可以逃避那些社交場合。相反地,你可以開始認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儘管你並不一定是,但這樣的「假裝思考」可以幫助你更有勇氣去做那些幫助自己改變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可能「弄假成真」。

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便 使用 過這個方法,他很早就意識到,他內向的性格可能會對他的學術生涯產生不利影響。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他決定在需要的情況下展現出性格外向的樣子。最終,這些行為變成了他的自然行為。他認為自己仍然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但他學會如何在需要的時候變得外向。

付諸行動,堅持下去

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的研究也發現,雖然我們可以有意地改變性格,但是僅僅有改變的想法是不夠的。實際上,不能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自己的目標似乎會適得其反,從而導致性格與所期望的方向相反。

研究團隊認為,僅僅「希望改變」和「制定計劃」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必須付諸行動,並堅持下去。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要是我也那麼外向就好了。」心理學家研究解密: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可能的嗎?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研究:與寵物多互動 毛小孩能幫小孩舒壓

研究:與寵物多互動 毛小孩能幫小孩舒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研究:與寵物多互動 毛小孩能幫小孩舒壓

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只要和動物互動約10分鐘,就能幫助改變身體壓力水平。

孩子面對繁重的課業,常常感到壓力大時,其實這時若能適時撫摸毛小孩,就能幫助減緩壓力,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只要和動物互動約10分鐘,就能幫助改變身體壓力水平,此研究是以249名大學生為對象,利用觀察荷爾蒙、皮質醇等主要壓力,了解寵物進入校園的好處,結果顯示,和貓狗玩耍或出遊組參與者的唾液皮質醇水平顯著低於其他組別,此研究也刊登於今年7月的《科學快訊》。

以唾液皮質醇做壓力指標 提升研究可信度

犀 利 士

研究者被隨機分為四組,包括可與動物進行10分鐘互動、和貓狗玩耍或出遊的組別、等待10分鐘排隊卻只能觀看其他學生與動物互動的組別等,並將唾液皮質醇水平作為評估學業壓力的指標;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指出,以唾液皮質醇做為評量壓力指標,的確證實撫摸寵物有助於降低壓力,但若能增加生理和心理等多元壓力指標於研究中,更具說服力。

寵物入校園方案 由專業機構規劃較佳

林家興教授進一步解釋,若要施行寵物入校園方案,除了應透過專業的機構來協助規劃,在施行之前,因每個人對於貓、狗接受程度的不同,需仔細評估適合應用的對象與地點,尤其若為心理障礙或困擾者,應經過專業訓練的動物輔助治療師提供的專業協助較佳。

飼養寵物前仍三思 需符合客觀條件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另外,有相關研究顯示,主人在撫摸、輕拍並與飼養的拉布拉多交談15和30分鐘後,皮質醇水平顯著下降,證明寵物的確能幫助學生舒緩壓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在美國已有數百所大學,早已實施動物互動計畫,可望在台灣也能積極幫助改善學生的壓力,但在飼養寵物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評估自己是否符合客觀條件,若無法自行飼養,也可向朋友借幾天或和室友共同領養等方式,同樣也能達到舒壓效果。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 研究:與寵物多互動 毛小孩能幫小孩舒壓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郭志熙主任強調,目前肺腺癌有好幾種基因突變類型都有標靶藥物可治療。

根據衛福部107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惡性腫瘤為死因之首,其中又以肺癌蟬聯第一名。而這陣子因肺癌殞落的名人很多,導致民眾提到肺癌便心驚膽顫,更讓患者陷入恐慌。在所有肺癌分類中,又以肺腺癌所佔比例最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為病況較嚴重的後期;近年來,標靶藥物儼然成為肺腺癌的救星,但標靶藥物種類多,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肺腺癌第四期治療目標長治久安 延長存活期提升生活品質

犀 利 士

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任郭志熙表示,肺腺癌初期第一、二期以開刀手術治療為主,第三期則會先看病灶處是否可以手術治療,若不可手術切除將會進行同步放化療,再視情況給予鞏固性治療,而第四期則是以標靶藥物治療。第三期以前是以治癒為目標,第四期治療目標則是要長治久安,延長存活期以及提升生活品質。

EGFR基因突變佔五成 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有優勢

「肺腺癌治療最重要的就是基因突變的類型要先檢驗區分出來!」郭志熙主任強調,目前肺腺癌有好幾種基因突變類型都有標靶藥物可治療。東方亞洲人最常見EGFR基因突變,大約佔百分之五十,其次則是ALK基因突變大約佔百分之三至五,而且都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治療;所以,若是肺腺癌能夠找到標靶基因突變,可接受不同種類的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比較有優勢。

國際治療指引EGFR突變第一線治療目前包含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郭志熙主任解釋,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東方人若是轉移型病人,以第一代第二代標靶藥物大約可治療十個月到一年,若是出現抗藥性T790M基因突變,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約可治療十個月,半數的病人可延長存活二至三年,相對於之前只有傳統化療及沒有接續的標靶藥物,能改善很多。

根據研究,並不是所有病人都有機會在第二線接續到第三代標靶,只有約一半病人有T790M基因突變可接續第三代標靶,沒有T790M基因突變的病人就會考慮以化療為主的治療。

目前國際治療指引指出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的第一線治療可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標靶治療,第一代跟第二代肺腺癌標靶藥物使用約10-12個月就會產生抗藥性; 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以延緩抗藥時間將近19個月,因此國際治療指引新增第三代標靶當作第一線治療,提供臨床醫師另一個選擇,以達到長治久安。

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 治療有望延長整體存活期

郭志熙主任說明,今年九月底,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ESMO),將有肺腺癌標靶藥物最新的研究報告。該項研究在2014年開始進行,全球共有二、三百名肺腺癌病人參加,是以第三代標靶藥物做為第一線治療,和第一代標靶藥物為對照組做比較;長庚也有參與此項研究,有存活達三、四年的病人。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五十多歲男性罹肺腺癌 標靶藥物治療使腫瘤縮小

臨床上有一名五十多歲男性,很樂觀且愛運動,正值壯年得知罹患肺腺癌很震驚;郭志熙主任說,他先是吃第一代標靶藥物,七、八個月後出現抗藥性,但仍積極做基因檢測及腫瘤全基因測驗,結果發現T790M抗藥性基因和另一種基因突變,目前則是接受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有縮小。

肺癌家族史及抽菸高危險族群 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檢查

肺腺癌能夠早期診斷及早手術切除,是最優先選擇,但是卻因為早期沒有症狀,往往發現時多已晚期;郭志熙主任特別呼籲,對於有肺癌家族史或是有抽菸的高危險族群,最好是能夠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