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鄢源貴醫師提醒莫輕忽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經痛症狀並保持長期治療與定期追蹤的正確觀念。

子宮大如籃球伴隨經痛 OL夜夜失眠情緒down谷底

女性朋友若出現腹部莫名凸出伴隨經痛症狀,千萬別輕忽!有位32歲的職業婦女巧巧(化名)長期經期紊亂,兩年半前下腹部莫名凸起,以為只是變胖沒有放在心上,半年後凸起處愈來愈大,伴隨嚴重經痛及大量經血,夜晚難以成眠,甚至情緒不穩常與丈夫爭吵,差點鬧離婚,還跟朋友表達強烈負面情緒。經朋友陪同就醫檢查,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子宮異位瘤 (巧克力囊腫),伴隨子宮腺肌症,造成子宮體積增至一般正常子宮的三倍大,進而引發相關症狀。

犀 利 士

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身心甚鉅 婦女千萬別輕忽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鄢源貴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複雜,主因為經血逆流至子宮以外的部位,例如:卵巢、輸卵管、大腸或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肛門痛,甚至是解尿不順,如影隨形的疼痛令不少患者心生悲觀,連帶影響日常作息、工作及人際關係,對患者身心影響甚鉅。

鄢源貴醫師補充,像案例巧巧來求診時,除了主訴經痛及經血過多,也不斷訴苦子宮內膜異位症對生活、婚姻造成的嚴重影響,考量到日後仍有生育需求,先以腹腔鏡手術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並建議其術後搭配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用至今快兩年,不僅有效緩解經痛等症狀,回診追蹤時也沒有復發跡象。

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 有助減少復發風險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鄢源貴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容易復發,即便透過手術治療,若術後未搭配藥物長期治療,仍有兩年內20%的高復發率。就像幫房間大掃除一樣,開刀後想要永保子宮整潔,建議術後應長期用藥治療,預防復發。過往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雖然可大幅緩解疼痛,但易產生如熱潮紅、失眠、骨質疏鬆的更年期症狀,療程至多半年。相比之下,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較無過去藥物的副作用,不僅適合長期使用,兩年復發率甚至接近於零,已成為長期治療的用藥新趨勢。

留意症狀及早治療 定期回診追蹤有助疾病控制

鄢源貴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謂終身的慢性疾病,除了要有長期治療的觀念外,每三個月定期追蹤。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杜絕過度進補,保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都有助於控制疾病、避免復發,為自己找回幸福人生。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現在治療不是醫師說了算!」醫療現場越來越重視「醫病共享決策」,婦女常見的子宮肌瘤也能因此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分享,一名47歲女企業家,發現經血過多、貧血,確診子宮肌瘤,考量停經後腫瘤會縮小,且她強調事業忙、不想開刀,與醫師共同選擇新式子宮肌瘤藥物治療,症狀明顯改善,已治療1年多,對治療很滿意,預計持續服藥至停經。

3成女性有子宮肌瘤 經血多變貧血勿輕忽

吳文毅醫師說明,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細胞突變發生的良性腫瘤,主要與體質問題有關,和生活型態、飲食無關,常見症狀為經血多、週期變長,甚至貧血,若壓迫膀胱會頻尿,壓迫腹部則腹痛、腹悶等。

臨床統計顯示,每10個女性就有3-4人有子宮肌瘤,好發生育年齡女性。若無症狀不須治療,但常有患者不察經血有異,直到出血量太多而貧血,出現臉色和嘴唇蒼白、頭暈目眩、胸悶、心悸、活動容易喘,尤其靠近子宮內膜的肌瘤最容易增大出血量,上述都建議積極治療。

犀 利 士

子宮肌瘤全新口服藥 先縮小腫瘤

醫病共享決策是醫病相互尊重、溝通,由醫師提出不同處置的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自己的喜好與價值觀,共同討論達成最佳的治療選項。治療子宮肌瘤分手術與非手術方式;吳文毅醫師解釋,非手術可服用止痛藥與止血藥,但僅治標;而傳統停經針,可降低體內荷爾蒙濃度,引起假性停經來縮小肌瘤,但常有心悸、失眠和盜汗等副作用,也只能短期使用6個月避免骨質疏鬆,已較少使用。

不過,目前有治療子宮肌瘤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且使用期間無限制;醫師表示,一個療程3個月(造成假性停經),休息2個月(月經恢復),在第二個療程可縮小肌瘤體積一半。後續可以選擇繼續吃藥、手術或待觀察。尤其肌瘤縮小後,手術比較容易,傷口、失血量較小,恢復也快。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

醫病共享決策 自己的治療自己選

由於子宮肌瘤治療方式多元,吳文毅醫師常遵循「醫病共享決策」,與患者共同選擇最合適治療。不僅患者對於子宮肌瘤治療的概念比較完整,也能找到最符合患者的治療,因醫師想法可能不同患者,也不見得了解患者需求。

針對患者與醫師討論有3要點,吳文毅醫師建議,先提出不舒服症狀,再表達是「生產完」,還是「未來打算生」,或「很快要生」,再衡量對手術和藥物接受程度,也可考量工作、身體狀況、其他疾病等生活要素,都會影響治療方式。

吃藥先縮小子宮肌瘤 兩次手術變1次

除上述案例,還有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經血量很大,使用夜用型加長衛生棉還會沾濕衣褲,被診斷是子宮黏膜下肌瘤。在過去無有效藥物前,這類大肌瘤需要2次手術才能根除,所幸經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先縮小肌瘤,服藥3個月血色素恢復正常,胸悶、心悸症狀消失,人也恢復元氣,只要一次子宮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就切除肌瘤。

吳文毅醫師呼籲,若女性經血量多、貧血等症狀,並確診子宮肌瘤,應積極治療,與醫師共同決定合適的治療方式,疾病即可獲得滿意的改善。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