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尿、下腹痛多年 竟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頻尿、下腹痛多年 竟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頻尿、下腹痛多年 竟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林口長庚婦女泌尿科林益豪主任表示,平時如廁後應注意清潔方式,擦拭時建議以按壓式清潔,以免造成反覆感染,攝取適量水分不要憋尿,即可輕鬆預防婦女疾病。

北市一名年約40歲的上班族女子,多年來飽受頻尿、夜尿的困擾,白天上班每小時就會想去廁所,睡覺時也常因尿意而起床數次。最令她匪夷所思的是,每次尿急跑廁所但尿量都不多,同時也感到下腹不適,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作息。起初以為是尿道感染,至診所,藥局拿藥多次也不見轉好,經朋友介紹至專科醫師門診就醫才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所幸經醫師悉心治療以及患者的認真配合,症狀逐漸控制,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頻尿、夜尿長達六週以上 小心罹患間質性膀胱炎

犀 利 士

收治該患者的林口長庚婦女泌尿科林益豪主任表示,大部分女性朋友可能都有泌尿道感染的困擾,除了頻尿、夜尿外,還會有急尿、排尿疼痛及血尿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腎盂腎炎及敗血症,影響生命安全。

其實膀胱炎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膀胱炎大部分是因細菌感染造成,在治療上使用抗生素,大多約一至兩週就會康復,而慢性膀胱炎有可能是「間質性膀胱炎」的問題,症狀會持續超過六週以上,除了一般泌尿道感染的症狀外,也會有下腹疼痛;因其症狀與泌尿道感染很像,多數患者求助無門,找不到正確診斷與治療方式。

間質性膀胱炎目前認為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病因有可能是反覆細菌感染誘發產生,因而膀胱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造成的一些症狀,包括膀胱內壁保護層受損或無法生成,造成尿液直接刺激膀胱內壁,因而產生上述症狀。現階段沒有明確的治療方式,臨床上會使用玻尿酸或肝素等藥物灌注膀胱治療受損的膀胱內壁。

泌尿道要日常保健 純天然尿道保健品降感染風險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預防勝於治療,林益豪主任解釋,因為女性尿道口離肛門很近,所以肛門細菌容易跑道尿道造成感染,因此泌尿道感染的菌種90%是大腸桿菌。平常個人衛生要注意清潔方式,衛生紙擦拭時建議以按壓式清潔,不要來回擦拭。攝取適量水分,不要憋尿,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保健食品,大部分都是利用酸化尿液來達到預防泌尿道感染(例如蔓越莓,洛神花等產品)。然而,間質性膀胱炎的病人並不適合使用這類產品。

所幸,2018年歐洲泌尿科醫學會、NICE、德國泌尿科醫學會曾提出建議,病人可使用D-甘露糖作為日常泌尿道自我照護保養,D-甘露糖是由非基改玉米提煉出來的純天然單醣成分,可以跟大腸桿菌結合使其失去感染能力,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另外,研究顯示D-甘露糖也有抗發炎的效果,再加上該產品屬中性不酸化尿液,因此對膀胱較敏感的「間質性膀胱炎」,可能提供這類患者保養及輔助治療的新選擇。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頻尿、下腹痛多年 竟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

面相越老越福氣? 小心恐為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面相越老越福氣? 小心恐為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面相越老越福氣? 小心恐為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張承能醫師提醒,肢端肥大症只要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民眾若有病兆懷疑應盡快至腦神經外科就診,即早揪出肢端肥大症!

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面相越老越福氣?當心有可能是腦下垂體腫瘤作祟,未來罹癌機率恐高於一般人!一名40多歲陳姓男子,隨著年紀增長,面相漸漸改變,額頭變寬變高、鼻子變大、嘴唇變厚,旁人讚賞他有福相未來一定順遂安康。直到某次在公園巧遇腦神經外科醫師,才發現陳男的腦部長了腫瘤,造成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量,所謂的福相竟是肢端肥大症的警示燈。

外貌改變、手腳持續變大 恐為肢端肥大症

犀 利 士

台灣腦下垂體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級臨床教授張承能醫師表示,陳男是典型的「肢端肥大症」患者,起因於腦下垂體分泌生素細胞增生或腫瘤所致,造成患者外貌不正常的肥大或增生,包括額頭變寬變高、鼻子及嘴唇變厚、顴骨變高、下巴拉長突出、齒縫變寬、皮膚變黑變粗等。手腳也受影響增大,導致戒指戴不下或鞋子越穿越大。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容易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頭痛、關節炎、甲狀腺腫、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罹癌機率較高,甚至壽命也會比一般人短。」張承能醫師提到,陳男長期有心臟問題,拖了數十年卻遲遲未能找到病因,根本原因就是腦下垂體腫瘤引起的全身性問題,後續以手術及藥物治療後,三、四個月外貌即慢慢恢復原狀,心臟問題也獲得解決。

張承能醫師說明,目前醫界尚未發現肢端肥大症的確切致病原因,青年至中老年都可能發生,據流行病學統計,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每年新增3~4名新病例,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60名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左右,也有人因肢端肥大症導致聲音低沉、經常性頭痛、呼吸困難、視野變窄、陽痿、過早停經等病症。

張承能醫師解釋,因肢端肥大症病程進展緩慢,短時間內通常難以察覺。曾有一名35歲女性患者,與丈夫一同做例行健康檢查,經全身磁振造影檢查才意外發現腦下垂體有2公分大腫瘤,體內生長激素數值甚至高達10以上(正常值為3以下),確診罹患肢端肥大症。努力回想才驚覺自己腳型近年逐漸變大,鞋子也越買越大,但因改變不劇烈而未多留意。後來經手術切除腦下垂體,目前控制良好,外觀也已恢復正常。

犀利士5mg,必利吉,必利勁,犀利士,印度威而鋼

多一分注意少一分危機 保有生活好品質

張承能醫師分享,目前肢端肥大症第一線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切除腦下垂體腫瘤並輔以藥物控制,治療後患者仍約有50%機率復發,故需定期回診追蹤,檢查血液中生長荷爾蒙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是否維持在正常範圍。以往肢端肥大症常被誤以為是老化而未多加注意,以致錯失治療先機數年以上,所幸現在健檢及醫學知識普及,檢查儀器也持續進步,可較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

為提升大眾對肢端肥大症的認識,今年台灣腦下垂體學會特別與林口長庚、中山附醫、奇美醫院等醫學中心攜手合作,於108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林口長庚舉行《大手牽小手擁抱陽光向前走》策展活動,並與國內知名攝影師林炳存跨界合作,拍攝公益病友照,透過衛教攝影展形式表現出病友的自信美,同時傳遞肢端肥大症衛教訊息;希望提醒民眾平時對自己外觀多一分留心。張承能醫師提醒,肢端肥大症只要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民眾若有病兆懷疑應盡快至腦神經外科就診,即早揪出肢端肥大症!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面相越老越福氣? 小心恐為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藥品專欄 | 早洩怎麼辦 | 男性攝護腺 | 陽痿怎麼辦 | 提高性能力 |